他曾在自传中自言自语道:“我花了18便士租了一间又阴暗又潮湿的房子,在寒冷的冬天,我生不起火,只好孤身一人躲在被子里,除了偶尔听听窗外的凄风苦雨之声外,我只能在书本中寻寻觅觅。”
后来,他徒步来到了巴思,被雇为酿酒工。不久他又回到了首都伦敦,这时他已不名一文,连鞋和衬衫都没有。还好,他有幸在家叫伦敦餐馆的地方找到了一份工作,他得从早上7点到晚上11点呆在地窖室里工作。
为了讨一口饭吃,他得庆幸自己找到这份“美差”,但长期禁闭在地窖里不见天日,加上繁重的工作,他的身体垮了下来,他只得丢下这个能苟且谋生的饭碗。
不久他又从事代理人的工作,每周赚十五先令的薪水。在此之前,他曾利用许多业余时间练字,他的书法很漂亮,这是他这一次成为代理人的资本。
在工作之余,他把闲暇时间都用来逛书店,他买不起书,他只能一段一段地读、记。长年累月,他积累了深厚的文学知识。
后来他换到了另外一个办公室,在这里,他每周可获20先令的“丰厚报酬”——这只是对他而言。他仍然埋头学习、研究。
在28岁那年,他写了一本《比泽奇遇》,得以发表。从那时起一直到死,在这漫漫55年中,希顿一直从事辛勤的文学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