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洲大陆上蛮荒无情的战争在孩童的视角下萌生出了残酷粗粝的质感,身为一个个体的无奈与彷徨,身不由己地卷入了战乱:有来自将军如邪教般的洗脑,有生灵涂炭的枪林弹雨,还有逐渐残缺的人性…“他们是杀死你父母的人!”,面对看似无辜的战俘,刀起刀落,阿古迈出了丧失人格的第一步. 不断的杀戮,催促着这个聪明伶俐的小孩过度生长,面对心理医生的循序渐进,他发现自己早已衰老在心灵. 即使自己已然成为了某种嗜血的野兽,但依旧没有丧失对于未来的和平向往. 阿古那原生态的演技在残酷影像下显得格外真实;艾尔巴简直演活了这个为战争而生的变态将军;在凯瑞福永的亲自掌镜下,公寓突袭长镜头一场戏完美得让小孩那残缺的人格展露开来,找不到母亲的慌张与绝望,让人心痛且压抑. 好在结尾福永依旧留下了希望,海边的嬉戏打闹,依旧是硝烟中流出的清泉标一号. 导演映后说制作这片的起源其实是原六七运动参与者(今日的富庶人士)要求拍摄并给了钱投资的,然而从想法诞生时的11年至今香港发生了那么多事情,令他更想把这片献给年轻的抗争一代,于是六七便不再是真正的主角. 不过影片尽力展现六七历史的努力还成,把当年的暴动者拍成天真地喊口号的符号,一个个文革背景下被操纵的木偶,但同时也触及了镇压之严酷,与定罪之荒谬草率. 谈了暴动者被北京方面利用,也谈了工人的真实处境,和运动以后带来的劳工法改革,虽然这些全是后面用台词带出来的. 相比之下,第二部分从表演到台词到人物刻画都更细腻,脱离脸谱. 最动人永远不是大义凛然的口号与辩论,而是个人的行动思想如何牵动纠葛着亲人,社群与家国的命运.